“六个行动”是自治区党委继去年“六个工程”之后的又一重大部署,也是完成好“五大任务”的重要抓手。其中,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作为“六个行动”的第一项行动,承载着引领经济发展、积蓄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使命。
2025年,我市计划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288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1740亿元,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左右。谋深谋实“十五五”重大项目,到 2025年9月底前全市谋划储备的“十五五”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1.3万亿元,实现“十五五”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年均增长10%左右。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,我市多向发力推进重大项目谋划行动,以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,确保重大项目尽快落地见效。
加强重点领域项目谋划
谋项目就是谋未来。我市从先进制造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能源产业、现代服务业、城市基础设施、农牧林草水、生态环保、社会民生8个重点领域加强项目谋划。
在先进制造业方面,围绕“六大产业集群”,聚焦合成生物、前沿材料、未来网络、低空经济、商业航天、生命健康等领域,积极布局未来产业,抢抓“两新”支持政策,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、大规模设备更新,推动实施新材料、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、高端化延伸。2025 年实施先进制造业项目 302个,年度投资达到442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3300亿元。
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,2025年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58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230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1750亿元。
能源产业方面,2025年实施能源项目119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246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1850亿元。
现代服务业方面,2025年,实施嘉和物流枢纽、家家悦物流基地、明品福二期、中农联等项目;实施远景总部基地、华北地区管制能力提升项目、和林格尔新区航空总部基地、北航综合实验楼等项目;构建“一廊两轴五带”文旅发展格局。推动实施蒙马小镇、北疆文化生态园、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提质扩容工程等项目。2025年实施现代服务业项目279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410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3100亿元。
城市基础设施方面,2025年,加快盛乐国际机场、S43机场高速、S29呼凉高速、S311武川至杨树坝公路等工程建设,推动S27呼鄂高速、云港大道及新机场周边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。推进460个缺水小区供水设施改造、467个小区雨污水混流改造、59.5公里燃气管网改造。实施昭乌达与南二环互通立交、“西热东送”、272个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。2025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80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202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2000亿元。
农牧林草水方面,2025年实施农牧林草水项目90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57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430亿元。
生态环保方面,2025年实施生态环保项目57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22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165亿元。社会民生方面,2025年实施社会民生项目100个,年度计划投资达到82亿元,“十五五”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630亿元。
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实施
抓项目就是抓发展。为了使项目尽早开工投产,我市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。优化项目立项、用地、用水、文物、环评、施工许可等流程,简化审批材料,压缩审批时间,建立健全帮办代办、容缺受理、并联办理、提前开展技术审查等绿色服务通道,全面提升审批效率。推动2025年新建项目一季度主要前期手续办理率达到80%以上,上半年实现“应开尽开”。“十五五”期间拟实施项目也将提早开展项目前期工作,确保项目尽早具备开工条件。
为了做好重大项目要素资金保障,我市全面建立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,用足用好中央、自治区一揽子政策,防范政府债务风险,谋划更多必需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。健全政府投资基金运行管理机制,挖掘地方政府投资潜力,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,每年召开不少于6场政金企对接会,做好融资对接保障服务。
招商引资走出去,优质项目才能引进来。今年,我市仍将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工作,持续做大做强“六大产业集群”,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,鼓励各地区立足资源禀赋、主导产业和要素条件,积极引进一批高标准、高水平项目。组织“请进来”招商,强化“走出去”招商,全面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,规范招商引资行为,积极构建全市招商引资“一盘棋”工作格局。2025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,到位资金增长10%以上。
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是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所在,我市各部门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,确保行动走实走深,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来源于:呼和浩特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