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集团新闻

【今日我出镜】杜瑞英:煤海夜色里的“计量微光”

2025/7/25 10:13:29

在城发三合村分公司输煤车间里,总有一盏灯为运煤车亮着。灯下,杜瑞英同志正俯身核对磅单,9年的司磅职业生涯里的每个日日夜夜,她的身影已和拉运车辆的引擎声、车灯的光束融在一起,成了煤海夜色里最让人安心的存在。

1.jpg 

煤场“夜猫子”的坚守

从暮色四合到晨曦微露,杜瑞英在司磅员这个岗位上已经坚守了9年。当城市沉入梦乡,输煤车间的灯火却格外明亮。运煤车的引擎声、打印机的吱吱声和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交织成夜的主旋律,而她端坐在地磅房里,目光始终锁定在跳动的显示屏上。“凌晨三四点最熬人,眼皮像粘了胶。”杜瑞英笑着说。为了扛住困意,她的操作台旁永远放着浓浓的咖啡,实在撑不住就起身绕着屋子走两圈,用冷水洗把脸。她用一份不变的责任心,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,把履职尽责四个字刻进了每一次计量操作里。

煤场夜色里的“计量守护者”

储煤场是供热企业的“粮仓”,而司磅员则是“粮仓”的第一道把关人。每天,少则数十辆多则百余辆的运煤车驶来,杜瑞英的工作就是核对车辆信息、精准录入车辆信息、核对过磅单据等工作。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“少则几吨,多则几十吨,误差哪怕只有0.1吨,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损失。”这是杜瑞英常挂在嘴边的话。有一次,一辆运煤车过磅时数据异常,她没有理会司机的催促,反复检查磅体,最终发现原来是磅底结了冰层。随后,她立即通知班组长联系维修人员对结冰处进行除冰,处理完结冰重新过磅时,吨位分毫不差,避免了近1吨的计量误差。这些年,她经手的磅单超过上万张,却没出过一次差错。同事们打趣:“杜姐的脑子比电脑台账还靠谱。”

2.jpg 

寒夜里的暖心咖啡

冬季的夜班总带着一股凉意,杜瑞英却总能把温暖传给身边人。凌晨三点,地磅房的温度已降至零下。刺骨的寒风从门缝里钻进来,值班的小张裹紧棉大衣,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。就在这时,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轻轻放在了他的操作台上。“趁热喝,提提神。”杜瑞英的声音温暖而亲切,“我特意多放了两块方糖,你们年轻人爱喝甜的。”咖啡的香气在冰冷的磅房里弥漫开来,驱散了夜的寒意。她的储物柜里,整整齐齐地放着三种不同口味的速溶咖啡,原味的给老李,焦糖味的给小张,无糖的留给正在减肥的小王。每个同事的喜好,她都记得清清楚楚。“杜姐的咖啡最神奇,不仅暖胃,更暖心”,刚调来的小刘说。除了咖啡,杜瑞英还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,每次同事核对完磅单,她总要再检查一遍。“夜班容易犯困,多个人把关更保险。”同事们都说:“杜姐就像我们的‘夜间守护神’,有她在,再冷的夜班心里都是暖的。”

煤场过磅“导航员”

除了守好计量关,杜瑞英还主动琢磨怎么优化流程,使车辆过磅更加顺畅。她发现车辆排队过磅时,有的司机第一次过磅,不熟悉过磅流程导致无法过磅。她便每次看到新来的司机就“苦口婆心”告诉运输司机车辆过磅流程和注意事项,把过磅的每一步——从车辆入厂在哪排队过磅、熄火领卡、车辆上下磅、停车位置、怎样刷卡过磅,每一步都说得非常详细,避免了因为不熟悉流程导致无法过磅的情况发生,司机们都说,这流程讲得特别清楚,哪怕第一次来,跟着她的话走,保准顺顺当当。

“干一行就得爱一行,守一岗就得尽一责。”这是杜瑞英常说的话。多年扎根煤场一线,她用精准的计量、严谨的态度、廉洁的作风,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供热人的责任与担当,就像地磅房旁那台默默运转的磅秤,始终保持着对“公平”与“精准”的坚守,为企业的平稳运行筑牢了第一道防线。


  • 公司概况
  • 企业介绍
  • 发展历程
  • 领导班子
  • 组织机构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市政务要闻
  • 集团新闻
  • 业务发展
  • 供热板块
  • 燃气板块
  • 房地产板块
  • 物流板块
  • 企业文化
  • 企业理念
  • 职工文苑
  • 企业风采
  • 企业荣誉
  • 版权所有2022 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    蒙ICP备17004749号-2     友情连接:呼和浩特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